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这算是极其顺利的仕途之路,和李显穆在朝中是脱不开干系的。
大明如今升官分为两条路,一条是内阁大学士之路,不过如今杨士奇、杨荣等人依旧在内阁中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他们怕是升不了官了,是皇帝要留给太子的班底。
而王艮则走上了另外一条干吏之路,这条路出任外州,最低是正七品知县,每三年一考核、一迁转,三千入州府做通判、而后入六部做郎中,再出外州府担任知州、知府,再入省中担任类似学道之类属官,三品以下就是这般迁转。
因为一入三品境界就完全不同,属于大明高级官员,死了之后能获得谥号,三品以上官职的升迁顺序是这样排序的——
北京七卿(正二品六部尚书、正二品左都御史)>九卿其二(正三品通政使、正三品大理寺卿、正二品右都御史)≈正二品南京六部尚书>正三品北京六部侍郎>从二品布政使≈南京六部侍郎>正三品省按察使。
当然,现在又有了一个巡抚,巡抚≈侍郎,比布政使高,但又明显不如九卿,至少到目前为止,除了李显穆上次去山东之外,还没有挂正二品衔的巡抚。
但因为巡抚还不是真正有品级的官职,而只是临时的差遣,所以不列在这其中。
世人都知道李显穆去山东前就是正二品右都御史,在山东又立下大功,如今又建言改选文庙,在事后定然会高升七卿。
于谦却不是因为李显穆位高权重而紧张,他只是将李祺和李显穆视作偶像,有些激动罢了。
李祺在天上望着于谦,这个历史上的民族英雄、西湖三杰之一的于谦。
他对于谦是有极深好感的,这世上多的是夸夸其谈之辈,可如同于谦这样能挽天下之倾的人却不多见。
在后世历史翻案风盛行的那段时间中,于谦也曾深受文官阴谋论的困扰,甚至有人说他实际上是罪人,是文官集团阴谋夺取皇权的一员。
李祺对土木堡阴谋论一向是嗤之以鼻,尤其是围绕在于谦身上的那些言论,更是可笑至极,如果于谦不是忠臣,他就不会坐视英宗猪骑朕复辟而等死。
他难道不知道,朱祁镇复辟后,他必死无疑吗?
可代宗朱祁钰无子,他最后放弃了血洗宫廷,以自己的命换北京安定,这是何等的大仁大义,李祺实在不明白,那些相信阴谋论的,到底是蠢,还是坏。
总有人觉得从土木堡后,文官把持了兵权,将皇权的各种平衡都打破了,可扪心自问,文官真有那么强势,宪宗又是怎么做到泥塑六尚书、纸糊三阁老的?
武宗是怎么让一个太监刘瑾就乱杀内阁尚书的?
大明的文官败坏到那种地步,根子上就是大明制度有问题,君臣关系之紧张,相互之间视作仇寇,真是历朝历代都少见。
大明所有人从皇帝、勋贵、太监、文官、吏员,全部拼命为了自己那一丁点利益,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模样,就像是一头猪在食槽中拱食,不仅把头埋进去,还把蹄子也伸了进去拼命扒拉。
这幅景象,真是历朝历代都少见。
也不能完全这么说,皇帝里面还是有两三个关心百姓的,文官里也不缺乏于谦、张居正这样愿意为天下牺牲的。
“要读书,读书才知道树立远大理想,要打击那些变坏的读书人。”
李祺治理天下这些年,有一个极深的体会,读书人才能救天下,这里说的读书人,不仅是文官,还有读过圣贤书的武将、太监。
不读书,不读圣人之言,就不知道大义,而只知道小仁小义,这种小仁小义是相当可怕的。
就算是在后世,即便很多人没读书,但他们通过读语录,也明白了很多事情。
李祺停下了思绪,因为他看到李显穆下朝回来了。
“三位少爷,还请随我来,老爷回来了。”
三人正在厅中饮茶,管家走进堂中,呼唤着三人,引着他们往正堂而去,即便是小辈,也是客人,礼数是不能缺的。
神秘复苏同人文。我叫梁兴扬,我跟着杨间经历了敲门事件,很幸运,我能活下来。我知道,这是灵异复苏的世界,一个充斥厉鬼的世界,这对普通人来说太过残酷了点。我看过小说知道一些未发生的事件,或许我该勇敢点,尝试驾驭一只鬼,成为驭鬼者。我尝试驾驭鬼眼之主,很可惜,我失败了,这一举动差点让我死掉。我叫梁兴...
2002年有三件大事,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,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第三件事是陆海川失恋了。陆海川经过调岗,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。...
我喜欢你对不起,我们还小,现在的任务是学习。日常温馨正能量三观正平而不淡智商在线...
武德七年。轰动大唐的太子李建成与并州杨文干密谋谋反一案,以一个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的结局收场。太极殿上的那把龙椅似乎越来越遥远了。救贫先生,你看我此生,还能更进一步吗?李世民目中带着渴望之色,望着徐风雷。徐风雷微微一笑,伸出手掌道∶若殿下独自打拼,胜负在五五之数。若先生帮我呢?李世民一脸期待,我愿奉先生...
误把属性点全点到了掉宝率上后,萧世发现自己每次击杀,都会掉落一件物品。拍死一只蚊子,掉出了一枚丹药。斩杀一头恶灵,掉出了一本秘籍。砍死一个武者,掉出了对方的修炼心得。...
一场邂逅,让她与他相遇,一不留陆总,夫人带着儿子又跑路了最新鼎力大作,2017年度必看网游小说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