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翌日,东边天际刚泛起蟹壳青色,街巷间已然是零星亮起了灯火。
陆北顾起床洗漱完毕,来到了学舍的院子里晨读。
依旧是《论语》。
陆北顾的晨读是不间断的,哪怕在旅途上也是如此,所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,这本书他已经彻底熟记于心了。
实际上,这还是在前身不具备“过目不忘”能力的基础上做到的。
而很多天才都是自带这项能力的,比如张方平。
张方平少年时便聪敏绝顶,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,所以就只能找人借阅史书,厚厚的大部头,十来天就归还了。
人家问他,他说他都读完了,稍微考校果然没吹牛。
而因为他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,读书只看一遍,不读第二遍,当时宋绶等一众大人物认为他是天下奇才,予以提携。
不过没有自带这项能力也不太影响陆北顾备考,他自有一套记忆方法,比过目不忘差一点,但也没差多少就是了。
“如今我对《论语》已经背熟,单是考县试,只要身体状态不出问题,大脑能够正常运转,帖经这一科目,是一定能够做到十道题全对的!”
看着手上已经有点卷边的书籍,陆北顾心中思索道。
“不过也只是应对县试,若是州试,听计云说,难度还要再上一档!”
宋代科举考试没有明代清代那么变态,不会给弄个“截搭题”出来。
但要是觉得把《论语》背熟,就能在州试也达到十题全对的成绩,那可就真想多了。
用常规思维想都知道,玩个游戏不同周目的难度还不一样呢,怎么可能不同等级的考试,题目难度没有任何变化?
实际上,帖经这个考试科目的难度是有的,只是不在县试而已,等到了州试,就开始出现“倒拔题”了。
所谓“倒拔题”,就是考官为增加考试难度,故意从中《论语》中选取孤章绝句或易混淆的难句作为考题,且前后遮蔽的方式异常刁钻,如只露出一两字或遮蔽学生背诵时候常用到的记忆点,要求考生根据有限线索补全原文的一种题型。
请问,假设你把《论语》背熟了,那现在出题如下,你应该怎么填空。
“子_曰:“_____,_____,____矣。”
不会答?
不会就对了,目的就是不让你轻易答出来。
那么怎么分析到底是《论语》里的哪句话呢?
也有办法,比如这个“曰”前面有两个字,那就肯定就先能把“子曰”给排除了,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。
至于是子贡、子游、子夏、子张、子路还是谁说的,那就得看后面具体空了几个字,用的什么标点符号,而《论语》里又有哪句话的结尾是“矣”了。
而这三句话全都是五字句,所以答案是——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这种“倒拔题”对考生记忆搜索的要求,显然是非常高的。
神秘复苏同人文。我叫梁兴扬,我跟着杨间经历了敲门事件,很幸运,我能活下来。我知道,这是灵异复苏的世界,一个充斥厉鬼的世界,这对普通人来说太过残酷了点。我看过小说知道一些未发生的事件,或许我该勇敢点,尝试驾驭一只鬼,成为驭鬼者。我尝试驾驭鬼眼之主,很可惜,我失败了,这一举动差点让我死掉。我叫梁兴...
2002年有三件大事,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,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。陆渐红经过调岗,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。...
许敬文魂穿南韩,开局反杀了欲谋害自己的双胞胎哥哥,并凭着一模一样的长相顶替死鬼哥哥的身份窃取了他检察官的位置,房子,妻子。李代桃僵的他决定当个好人,要把贪官和罪犯全都赶尽杀绝,结果上班第一天却发现贪官竟然是他自己PS浪子主角,行事略屑,纯粹爽文,不喜勿入,老作者,不投毒,已有完本万定老书。...
在宋末打了十年仗的姜森,穿越到了1976年的香江,一个港综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,开启了一段全新且永无止境的旅程!PS本书诸天文,又名从港综开始的诸天,不走剧情线,主角做事随心所欲,简单粗暴,不喜勿入。...
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,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,积蓄力量复仇,回到华夏国,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,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,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,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...
资深码农郑文桐重生到2014年,决定换个活法世界杯买德国7比1战胜巴西,中奖个一亿回国创建斜坡资本,成为资本大佬互联网行业中最年轻的百亿富豪他的女友是白小鹿,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商业娱乐,单女主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