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虎永刚和宁静两人离开了莎车县城,沿着219国道(这一段其实是和315国道重合的)向西,没有多远,就到了恰热克镇。
这个镇子不大,但它的名字很有意思。
“恰热克”,是维吾尔语,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“四分之一”。
在清朝的时候,莎车至英吉沙的官道经过恰热克镇境内,此处到第一个驿站“科科热瓦驿”的路程还剩四分之一,所以就有了这个地名。
从恰热克镇到苏盖提乡,折向西北,大约80公里的路程,219国道几乎都是笔直的一条线,路况良好,外加道路两边的景色单一,虎永刚开得昏昏欲睡。
这也让他更直观地感觉到,高速公路明明可以裁弯取直、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地修成一条直线,却偏偏要搞出了许多弯道,那就是防止驾驶员容易疲劳。
到了苏盖提乡,才有个小小的拐弯,转向正北,再往前走几公里,就到了英吉沙县城。
英吉沙,是维吾尔语,汉语的意思为“新城”。清代《西域图志》作英噶萨尔。自古就是叶尔羌与喀什噶尔间的重镇,清代设军台于此。
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平定大、小和卓木叛乱后,定名英吉沙尔。
这里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,南疆八大重镇之一。
英吉沙是着名的“中国小刀之乡”、“中国色买提杏之乡”、“中国达瓦孜之乡”。
“达瓦孜”,原本是指一种高空绳索,用白蚕丝、各种布料、棉线、厚纸、胶水、针子、木楦子、冰糖、带花纹丝条等材料编织而成。
“达”,在维吾尔族语中是“悬空”的意思;“瓦孜”,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;“达瓦孜”连起来便是专指高空走绳的人,也就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艺术。
这种传统杂技在新疆出现,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衰败于民国时期,新中国成立后,在英吉沙县重新崛起。
提到“达瓦孜”,就不得不说一下阿迪力?吾守尔,此人是土生土长的英吉沙人,新疆达瓦孜艺术的第六代传人,曾五次成功打破或创造了高空行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,被称为“高空王子”、“高空勇士”。
说起来蛮有意思,英吉沙的意思是“新城”,虎永刚两人到这里的第一站却是古城墙。
英吉沙古城墙,海拔1390米,位于英吉沙县城北,隶属英巴札居委会,不收门票。
古城处于交通要道上,原城有东、西两个城门,城长500米,宽300米,呈长方形。
据古城的宣传栏介绍,该城始建于1776年,1826年被张格尔攻毁,1828年清政府又在原址重建。
现只有北城墙和东城墙保存尚好,保留长度达200-250米,城墙系夯筑,夯层20-30厘米。
虎永刚两人这一路走来,所见到的古城实在太多太多了,这里在他们看来,并无任何可圈可点之处。
走出古城,时间已快到下午六点,这在内地,也就相当于3、4点钟吧。
反正今晚就住在这里了,酒店也已在YL上定好了“东方假日酒店”,两人也不着急,慢慢逛呗。
英吉沙县城不算大,但街道宽阔而洁净,两旁店铺林立。
街上的行人不少,骑自行车的、牵着毛驴的也很多。
许敬文魂穿南韩,开局反杀了欲谋害自己的双胞胎哥哥,并凭着一模一样的长相顶替死鬼哥哥的身份窃取了他检察官的位置,房子,妻子。李代桃僵的他决定当个好人,要把贪官和罪犯全都赶尽杀绝,结果上班第一天却发现贪官竟然是他自己PS浪子主角,行事略屑,纯粹爽文,不喜勿入,老作者,不投毒,已有完本万定老书。...
大学生张青山,被打成瞎子,开除学籍,回归乡里,却得到奇异传承,从此咸鱼翻身,治病救人,种田养殖,带领村民发家致富,顺便跟小姐姐谈谈情说说爱...
2002年有三件大事,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,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。陆渐红经过调岗,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。...
仕途之路,争斗不断,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如何决胜千里登临权力之巅,请看官场草根的逆袭之路。...
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,开局进入合作社,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。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,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,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,八大员之一。作为穿越者,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。时代滚滚向前。姚卫民的人生,再次精彩起来...
我既没有重生,也没有系统,只有满世界的敌人。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。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。干掉真的重生者,我就是真的。至于系统,反正外人也看不见,我说有就一定有,谁能证伪?撒一个弥天大谎,让世界为之起舞!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,我,青帝,重生了!我言即未来,我行即正义。作为一个拥有系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