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此时的老街,路边两侧摆满了乡民自家种的蔬菜瓜果、山上取来的野物山珍等,行人摩肩接踵、热闹非凡。
早餐铺子、摊点也是一家挨着一家,什么稀豆粉、饵丝、烧肉米线、各种粑粑等等,应有尽有,让人目不暇接,不知何去何从。
让虎永刚和宁静惊奇的是,这里的油条居然也可以烤着吃。
不过,他们早就商量好了,今天早上就是奔着“和顺头脑”而来的,对那些美食全都视而不见。
和顺头脑,别看它只是和顺地区的一种着名小吃,却大有说法。
据说,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。当时有个着名文人、医学家傅山,根据民间流传的配方,再融合中医原理,亲自配制了营养价值高、滋阴壮阳的药膳食品“八珍汤”,也就是现在的“头脑”。
以前的和顺人,只有在过年过节、喜庆日子才做这“头脑”吃,意味着“新年吃头脑,一年长头脑”。
吃了它,不仅对身体有益,更寓意着新的一年有头有脑。这虽然是从中原地区流传过来的小吃,但经过岁月的沉淀,已经融入了和顺的独特风味,成了和顺家家会做、人人爱吃的美食。
如今和顺地区还有一个民间习俗,每逢农历的正月初二,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时,丈母娘都会特别做一碗“头脑”给女婿吃,寓意在新的一年里,女婿有头有脑,体体面面,聪明智慧,小两口吉祥如意,日子甜蜜。
过去的和顺人,在“走夷方”之前都要吃一碗“头脑”才出发,寓意着聪明伶俐不走弯路,有头有脑大发财。
等到这“头脑”端上桌,虎永刚发现用晒干的糯米糍粑片、煎好的荷包蛋和和顺人自家酿制红糖甜酒水制成,上面加上肉丝、蛋丝、豆腐丝等配料,也不知道为何要叫“头脑”。
不过,吃到嘴里,倒是甜味中带点咸,很合两人的胃口。
这家铺子还有一种他们没吃过的小吃,名叫“糊塌子”,据说这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面食,就是把西葫芦擦成丝,打入鸡蛋和面拌成面糊,再加上佐料、辅菜拌匀,然后把平底锅烧热,淋少许油,倒入面糊摊成圆饼,两面煎至焦黄,就可以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虎永刚买了两个,和宁静一人一个,吃完之后,唇齿之间还留有西葫芦丝的清香味。
“头脑”吃完,宁静路过旁边小店的时候,看人家写着“CCTV推荐”的牌子,又进去买了一些松花糕和玫瑰饼,这才心满意足地往回走。
原本两人的计划是,吃了早饭就直接回停车处,出发往下一站走。
走到滇缅抗战博物馆的时候,不知道嘀嘀闻到了什么味道,拖着宁静就往里面走。
这个博物馆就在文昌宫的旁边,因为听说里面的藏品基本上都被搬到了“滇缅抗战纪念馆”,没有多大的参观意义,所以昨天两人路过的时候,也没有进去。
此时却被嘀嘀带了进来。
两人跟着它,它却跑到那个看门大爷旁,傻呆呆地盯着人家手里陶罐里正在烤的糯米,口水直流。
宁静笑道:“原来这个好吃狗,是被人家的香味勾引过来了。”
虎永刚却对老人家的神操作产生了兴趣。因为他发现,那老人把糯米烤香后,又在往陶罐里放茶叶,不知道是在干什么。
看着他一脸好奇的模样,老人笑道:“我这是在泡‘雷响茶’,想不想来一杯?”
许敬文魂穿南韩,开局反杀了欲谋害自己的双胞胎哥哥,并凭着一模一样的长相顶替死鬼哥哥的身份窃取了他检察官的位置,房子,妻子。李代桃僵的他决定当个好人,要把贪官和罪犯全都赶尽杀绝,结果上班第一天却发现贪官竟然是他自己PS浪子主角,行事略屑,纯粹爽文,不喜勿入,老作者,不投毒,已有完本万定老书。...
大学生张青山,被打成瞎子,开除学籍,回归乡里,却得到奇异传承,从此咸鱼翻身,治病救人,种田养殖,带领村民发家致富,顺便跟小姐姐谈谈情说说爱...
2002年有三件大事,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,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。陆渐红经过调岗,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。...
仕途之路,争斗不断,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。如何决胜千里登临权力之巅,请看官场草根的逆袭之路。...
姚卫民穿越到了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,开局进入合作社,做了采购站的一名采购员。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时代,采购员不但影响着本地经济流通命脉,同时还是人们眼中最吃香的岗位,八大员之一。作为穿越者,他随身带着一方空间。时代滚滚向前。姚卫民的人生,再次精彩起来...
我既没有重生,也没有系统,只有满世界的敌人。真正的重生者还说我以后会成为颠覆大乾叱咤星河的乱世奸雄。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。干掉真的重生者,我就是真的。至于系统,反正外人也看不见,我说有就一定有,谁能证伪?撒一个弥天大谎,让世界为之起舞!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听我讲,我,青帝,重生了!我言即未来,我行即正义。作为一个拥有系统...